行业资讯 -凯发k8旗舰厅

行业资讯 -凯发k8旗舰厅

发布日期:2019-07-23 浏览次数:716


核心提示: 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卧床”……如今,我国奶牛养殖不仅越来越科学、精细化,而且规模化水平大大提高,质量也更有保证。 乳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企业从“做大”逐渐走向“做强”,涌现出世界级乳品企业。 在开放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中国奶业企业已开始“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人自己的“奶瓶子”越来越让人放心了——

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关系着亿万消费者。 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奶业大会发布了《中国的奶业》白皮书,介绍了奶业发展现状。 针对奶业发展的热点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与会的行业专家和市场人士。

养殖上规模 质量有保证

从过去排队“凭票订奶”,到如今市场上高温奶、酸奶和奶粉、奶酪等产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我国奶业发展迅速。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我国奶业连续跨越3个千万吨台阶。 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3176.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34.3公斤,比2000年增长了3.1倍。 目前,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61.4%,奶牛平均单产7.4吨,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200万头。

“奶牛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卧床’。 ”多家奶业20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已全面普及奶牛人工授精、秸秆青贮、疫病防控等现代技术,全部规模牧场实施机械化挤奶,90%以上规模牧场实现全混合日粮饲喂,部分牧场实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计算机智能牧场管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昔日的畜群杂乱、手工挤奶、秸秆粗放饲喂等落后生产方式已成为了历史。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规模化牧场已成为生产主体。 “河北基本在300头以上,宁夏在1000头以上。 我国奶牛养殖规模超过了欧洲。 我国排名前40位的养殖企业奶牛存栏总量接近190万头,共日产牛奶2.66万吨。 ”李胜利说,我国奶牛养殖企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养殖“小散低”局面得到扭转。

伴随规模化养殖,质量安全也得以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介绍,我国生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乳蛋白平均3.2%以上,乳脂肪3.8%以上,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持续下降,质量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数据显示,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3年在99%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 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8%,是合格率最高的一类食品。

集中度提升 “做大”到“做强”

上游养殖日益规模化,下游加工集中度也在提升。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说,新世纪以来,乳制品工业总体规模增速很快,跨地区、集团化成为明显特征,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587个,主营业务收入3398.9亿元,占食品制造业的18.5%; 主营业务收入和增速继续保持第一,并高于食品制造业平均增速。

伊利集团是我国最大乳制品企业,近年来稳居世界乳业10强。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伊利通过建立大洋洲生产基地,成立欧洲创新中心,迈向印尼、泰国等国际市场,编织起涵盖资源、创新、市场等领域的全球网络。 前不久,还与中国电信签约,首次引入5g技术,探索基于新科技的增长平台。

《中国的奶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全国大中型乳品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9%; 其中6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排名前3位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国乳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9.8%; 排名前2位的企业进入世界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强,分别在亚洲排名第一位、第二位。

在农业农村部推动下,我国奶业20强企业成立了d20企业联盟。 目前,d20企业生鲜乳收购量占全国的57%,乳制品销售额占全国的55%。 于康震表示,要建立完善创品牌、推品牌、护品牌的机制,使国产奶品牌深入人心。

大门已打开 开放促竞争

如今,中国消费者可以接触到国外品牌乳制品,国外的牧场也迎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 2010年起,中国企业在新西兰投资奶业成功后,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布局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厂。 截至2018年底,共有1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奶业。 我国乳企多款产品在国际上获奖,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也登陆了国际市场,影响力逐步显现。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表示,我国奶业已高度开放。 自中国加入wto和建立双边自贸区后,乳品进口量快速增长。 2018年,乳品、改良种用牛和牧草三大类商品进出口总额达110.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乳品、奶牛和牧草最大进口国和净进口国。 其中,乳品进出口总额104.2亿美元,约占中国畜产品贸易总额的29.5%、农产品贸易总额的4.8%。 2018年,中国乳品贸易额、进口额首次双双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乳品市场。

成本和价格是中外奶业竞争的关键。 监测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今年前5个月,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约为3.29元。 目前,欧盟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2.5元,新西兰为2.2元至2.3元。 可以看到,我国与奶业发达国家的成本差距较大,需要尽快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刘成果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奶业面临着更大挑战。 奶业工作者既要脚踏实地,苦练内功; 也要放眼全球,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专家建议,要引导乳品企业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统筹发展液态乳制品和干乳制品。 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建设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 支持家庭牧场升级改造,开展奶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逐步提高奶业的国际竞争力。

瓶颈如何破 利益要联结

当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对奶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李胜利认为,奶业快速发展对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大中型奶牛养殖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粪便、尿液、污水等废弃物。

奶业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是奶荒、奶剩交替发生的现象。 多位奶农告诉记者,受进口奶粉冲击以及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过去奶业生产曾多次出现较大波动。 国外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大多一体化发展; 我国养殖和加工脱节,奶农处于弱势地位,一些乳企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形成了一个怪圈。

于康震认为,要构建融合协调发展的奶业产业链。 支持奶农发展壮大,推动奶农开办乳制品加工试点,采取差异化生产销售模式,分享加工环节红利。 支持乳品企业与奶农签订规范稳定的生鲜乳购销协议。 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自建、收购、参股、托管等方式,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

李德发表示,解决奶业面临的养殖成本高、利益联结不紧等问题,要重点推进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建设,密切养殖与加工利益联结。 同时,倡导行业诚信自律,构建诚信平台,创建诚信体系。

网站地图